明朝为什么弃隆中而大肆宣扬卧龙岗呢?原因是由明朝襄阳王朱见淑彻底损毁诸葛亮故居遗址,毁掉草庐迁走书院封山驱民造墓地,损毁诸葛亮故居使原有土木建筑、两晋以迄唐宋时期碑刻石铭破坏殆尽荡然无存,包括隆中十景"之后引起。隆中诸葛亮故居遗址被损毁后,襄阳府左长史林光唯恐历朝崇拜武侯及后人记恨,用极有限的投入在隆中山"左方隙地"重建武侯祠,但是选择地地既非宜,庙且陋小,神获不安,人未蒙福,所以古隆中的诸葛亮祠规模要比其他地方的武侯祠小很多。
转河南右布政使的大明官员。明崇祯闯王李自成攻陷襄阳后,挖掘毁损襄简王坟墓,此后才有可能把所谓的神道碑被改刻,而草庐碑早了100多年就出现。虽然明朝几任官员多次修缮武侯祠,在原址重建了一些故居建筑,但是都不能恢复原样。襄阳隆中在明成化年间(1465-1487)建成隆中十景",明弘治二年襄阳王朱见淑建墓破坏诸葛亮居住遗址以及隆中十景。
1、古隆中在哪里?襄樊。襄樊古隆中位于湖北省襄樊市襄阳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。据《舆地志》记载:“隆中者,空中也。行其上空空然有声。”隆中因此而名之。历史上著名的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和兴汉蓝图“隆中对策”都发生在这里。古隆中是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、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(1727岁)隐居的地方。诸葛亮抱膝高吟躬耕陇亩长达10年之久。诸葛亮本是山东琅琊人,幼年失去了双亲,17岁随叔父来到襄阳隆中,躬耕苦读,留意世事,被称为“卧龙”。
现在的古隆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,在鄂西北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市区和襄阳、南漳、谷城三县交界处,总面积209平方公里,包括古隆中、水镜庄、承恩寺、七里山、鹤子川等五大景区。主景区古隆中位于襄阳城西十三公里处,自然景色优美,人文景观丰富。古隆中形成文物风景旅游区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,其地“山不高而秀雅;水不大而澄清;地广而平坦;林不大而茂盛”,隆山耸翠,山亘绵,旗山旋峙。
2、古隆中在什么地方?探寻古隆中三顾茅庐看过三国的朋友肯定不会对隆中陌生,这是诸葛亮早期隐居的地方,不过现在这里前面多了一个“古”字,被称为古隆中。古隆中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,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景点。刘备三顾茅庐,终于顺利打动诸葛亮,此后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三分天下而后统一的策略,这便是《隆中对》。其实古隆中的闻名和诸葛亮息息相关,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。
出于对诸葛亮的景仰,我们从武当山下山后,就直奔襄樊市(襄阳与樊城合并后的称呼),目的就是去拜谒诸葛孔明“躬耕陇亩”的古隆中。古隆中,又名诸葛庙,位于襄阳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。这里山峦叠翠,松竹繁茂,清静幽雅,钟灵敏秀,大有“路回山隐隐,树锁昼荫荫”的感觉。“勒马回望隆中景物,果然山不高而雅秀,水不深而澄清,地不广而平坦,林不大而茂盛,猿鹤相亲,松篁交翠。
3、古隆中18年酒好喝吗不好喝。购物网站上的评分很低,代表人们觉得不好喝,古隆中酒口感独特,与市面上的白酒有所不同,它入口绵、甜、软、香,饮后回味奇妙无穷,不上头、不口干、酒力缓、散得快,不伤人、不伤神,喝后耳聪目明、添神养气、益智生慧,被称为“智慧酒”,同样度数的白酒,较其他酒可多饮而不醉,故而称为“中国白酒一绝”。